首页 > 设计 > > 正文

暑热犹未褪,静待凉风起——插花中的立秋风景

时间:2023-08-09 17:55:11 来源:中国花卉报

暑热还没褪去,就迎来了四时八节中的立秋节气。从今天开始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秋季开始了。

唐代司空曙有《立秋日》诗云:


【资料图】

律变新秋至,萧条自此初。

花酣莲报谢,叶在柳呈疏。

澹日非云映,清风似雨馀。

卷帘凉暗度,迎扇暑先除。

草静多翻燕,波澄乍露鱼。

今朝散骑省,作赋兴何如。

立秋并不凉快,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有“三暑”(小暑、大暑、处暑),立秋正是夹在“三暑”中间。立秋之后是处暑,出暑之后,人们才会真正感受到丝丝凉意。

“立秋后,北方正式进入秋季了,此时荷叶开始枯黄,树叶和果实都由黄转橘,尤其是北京的臭椿。这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,特别新奇。”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说。

在台湾,立秋时气温变化不大,大暑就有的花材如大头茶、姬菖蒲、月桃、松红梅等,依然还在花期之中。而立秋代表性的花材如紫薇,花有白、紫、粉红色;鸡冠花,有初秋之意;还有梧桐、楸、菅芒等,都很适宜插花。

以上为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作品

立秋代表性花材紫薇花,又名百日红和怕痒花。“丝纶阁下文书静,钟鼓楼中刻漏长。独坐黄昏谁是伴,紫薇花对紫微郎。”“谁道花无红百日,紫薇长放半年花。”以此诗意插花如下。

《淮南子》中写道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。”下图为南京雨花台中学的孩子以落叶为器,盛起五彩斑斓的秋季。

在民间,立秋日有“咬秋”的习俗。立秋之时吃瓜,曰“咬秋”“啃秋”,意在借西瓜、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。

秋季是果实逐渐成熟的季节,用栗子、海棠果等来表现初秋。

以上为觉简花塾作品

方盘上安置创意陶器,绿珊瑚适合编织,宛如一面绿网;山归来小果生机盎然,宛如粒粒珍珠;粉紫相间的石斛兰清丽绝俗。这个作品让人联想到立秋时节,山野之间偶然看到的一处景致。

《转处留情》

陶壶古朴却散发光彩,莲蕉花红黄相间别具风情。初秋瓜果成熟,赏心悦目,为生活带来喜悦。

《静奇亲切》

方形陶盘上宽下窄,端正庄严;受腐蚀的风化木置于器上,将青苔略为铺盖,营造出大地的含藏包容之象。

《守住方寸》

立秋虽依然处于暑热中,但已经渐有凉风袭人。此时我们更需以花养心,以花修身。金毛杜鹃细叶清香无染,带来初秋的一缕精神。此时插作文人碗花,心灵与自然最为契合。

《宴飨秋光》

以上为台湾中华花艺教授李丽淑作品

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大江南北暑意未褪,静待凉风起。雨水丰沛时花开尤艳,菊花、桂花、木槿、栀子花、芙蓉、大花蕙兰等,竞相怒放,山川也被赋予新的面貌 。

以上为無花道作品

“作为花艺师来说,我喜爱秋天,喜爱那石榴果的枝、金黄的麦穗、满塘的残荷,它们让我内心充满着创作的热情。”成都浣花草堂创始人操瑞芸说。

《亭亭菊一枝,香心故人留》

《幻化丰实有真味》

《野菊生秋涧,芳心空自知》

以上为成都浣花草堂创始人操瑞芸作品

(文中图片、视频由受访者提供)

(采薇撰稿)

声明:本文版权归属《中国花卉报》社,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、篡改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。若需转载,请提前与本号联系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5月11日15时至12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6例

 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(记者 杜燕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12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

通讯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

 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2日电 题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 50岁的范家敏人生中的“骄傲

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 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(王爵 王林)12日上午,四川广安市召

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

 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: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 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 5月8日,是母亲节。在青海,恰是很多

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近1.5亿立方米

  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(李晓伟 任树春 吕培)据河北省水利厅12日消息,4月28日,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,截至5

广东暴雨天气将持续 需继续做好防御

 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(记者 王坚)广东省气象局12日发布消息称,10日到12日早晨,该省大部分市县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