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设计 > > 正文

推进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

时间:2023-04-12 11:08:58 来源:经济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今年以来,全国各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争相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,掀起“抓项目、强产业、拼经济”热潮。笔者发现,个别地方在产业比拼中过度追求对高技术项目的招引,相关产业人才引育存在短板,出现产业人才供给不足、“产业链”与“人才链”脱节等问题,制约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
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得好,一定是人才支撑得好。抓产业不能脱离人才,抓人才不能离开产业。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根基和源泉,一些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,要想真正实现迭代升级,必须依靠高技术高技能人才。只有产业链与人才链实现动态匹配,才能夯实城市产业和整体竞争力。因此,地方政府要聚焦产业所需、人才所需,重视提高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度、紧密度,推进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。

提升产业与人才融合度,政策支撑是关键。每个地方的产业布局各有侧重,人才资源需求也存在差异,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就要着力引进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。各地应围绕重点产业领域,摸清人才家底,根据自身人才结构的实际情况、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,围绕产业政策匹配人才政策,做好“产业+人才”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。不同产业领域、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的,只有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有机衔接、协同推进,才能实现精准引才、育才、用才,避免人才引进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“脱靶”。

建强平台载体,激发产才融合发展的活力。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,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。地方政府要善用平台思维,搭建创新创业平台、交流互动平台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,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,开展技术攻关、产品研发、人才培育,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。尤其要注重抓好各类技术研发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,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,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圈,实现产业与人才发展的双赢。

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、系统推进。企业是产业的载体,要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,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支持人才、评价人才和发展人才,建设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。高校是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高地,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,提高产业人才供给质量,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吴陆牧)

关键词:
x 广告
5月11日15时至12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6例

 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(记者 杜燕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12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

通讯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

 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2日电 题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 50岁的范家敏人生中的“骄傲

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 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(王爵 王林)12日上午,四川广安市召

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

 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: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 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 5月8日,是母亲节。在青海,恰是很多

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近1.5亿立方米

  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(李晓伟 任树春 吕培)据河北省水利厅12日消息,4月28日,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,截至5

广东暴雨天气将持续 需继续做好防御

 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(记者 王坚)广东省气象局12日发布消息称,10日到12日早晨,该省大部分市县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