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《瘗鹤铭》楷书,原刻在今江苏镇江焦山西麓,随山刻字,随山刻字,书法潇洒而有法度,气势飞动而厚重,间杂行书,笔法方圆并用,圆的地方转流利,方的地文具不见板滞。
2、被称为『神仙之迹』。
3、书刻只写甲子,不刊朝代,署华阳真逸别号,不署真名,后因山崩,石坠长江,石碎五块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唐代很少有人注意此碑,宋代人在长江发现残后石,引起重视,黄庭坚、米芾、陆游都有很高评价。
5、现在镇江焦山的碑亭里立着的是清代陈鹏年于康熙五十二年(一七一三)从长江中捞起的几块原石。
6、《瘗鹤铭》的书写时代,书写历代有不同的说法,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南朝梁时陶弘景(四五六-五三六)所书。
7、《瘗鹤铭》文字内容是记叙葬鹤之事,鹤仍仙气弥漫,以神仙之迹记叙仙鹤之事十分吻合,再加上书者陶弘景这位南朝名道的仙凤道骨,更呈现一种仙鹤、仙字、仙人三合一的壮观,乃稀世尤物。
8、宋黄庭坚《山谷题跋》云:『石军尝戏为龙爪书,今不复见。
9、余观《瘗鹤铭》,字势飞动,岂其遗法耶!』清王澎《虚舟题跋》云:『其书法虽已剥蚀,然萧疏淡远,固是神仙之迹。
10、退谷所谓「字体宽绰,具古隶意,锋棱虽剜,精光莹者」。
11、』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